陶文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60小说网www.collegecoupon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汉时武帝曾言:‘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朕深以为然。朕初登大宝,意图振兴功业,一统海内,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可如今九品中正制下选出的人才不少德不配位。是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昔日东晋之时甚至有连兵书都没读过的文人莫名其妙的当了将军!这样的制度不改如何得了。”

“朕拟在全国推行科举,每年秋天在各州举行乡试,由各州刺史主持,乡试成绩优异者授予举人头衔,既可参加每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也可等待吏部统一授官。会试由丞相或三省长官主持,成绩优异者授予贡士头衔,可参加殿试。殿试在皇宫内举行,由朕亲自定下名次,授予进士头衔。”

“考试的科目为明经、策问、明法、明算四科。明经科考察四书五经,进士可入门下省、礼部、吏部、兵部补缺;策问科考察国家政务,进士可入中书省补缺;明法科考察朝廷律法,进士可入御史台、刑部补缺;明算科考察算学,进士可入尚书省、户部、工部补缺。”

刘寒在皇位上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此时的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倒不是他们没有意见,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接收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一下子没有缓过来而已。

科举制站在现代的角度来说绝对是落后的,但是在那个时代来说绝对拥有超越时代的优越性,除了提供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打破士族对官场的垄断。换言之,他这简直就是是在掘士族的根。故而从他开口的一刹那他就已经做好了面对世家大族臣子的狂风暴雨。

果然,在沉默了半晌后堂下就开始大臣小声讨论,不多时就有人出列谏言。

“启禀陛下,九品中正制乃是祖制,这么多年执行来都没有出现过大问题,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者到底是少数,朝中文武大员大多是九品中正制下推选出来的,不也是国泰民安吗?臣叩请陛下收回成命。”

说话之人刘寒早有预料,正是他刚刚任命的宰相,中书令萧思话。他作为士族的政治领袖这个时候不说话下朝以后恐怕要被那些士族活活喷死。

“还有人是同他这样想的吗?”刘寒神色不变,继续问道。

堂上众臣看见萧思话谏言,心中便都有了底气,一个接一个的附和着。就连很多寒门出身的大臣都因为害怕遭到士族的报复也跟着一起附和。最后放眼大殿之内,支持他刘寒的只剩下了侍中刘秀之和中书舍人董元嗣了。

刘寒看了看台下众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集仙(NPH)

集仙(NPH)

月圆月缺
道统仙界面临严重危机,一众大仙万岁高龄,清心寡欲不务情道,导致仙界青黄不接,人手匮乏,凡间事务堆积成山,无仙处理。战火纷飞九州十八国,天灾肆虐五湖四海。玉帝操心秃成地中海,王母更年期提前,家庭冷暴力七仙女。更可怕之处,凡人不信仙不问道,各个争当魔界使徒,势要斩仙灭道,问问这天到底是不是天?仙又是什么仙?形势所迫,玉帝死马当成活马医,听取太上老君提议,从西方诸天弥勒净土借来大欲爱天女,美其名曰调节仙
修仙 连载 7万字
三国: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之路

三国: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之路

云千殇1987
李然穿越到东汉末年。 ? 他们没有户口,只能逃到太行山之中。 ? 靠采些草药,拿去换钱,才能维持生计。 ? 此时正是“黄巾之乱”。 ? 他就是利用这些药材,来赚取第一桶金。 ? 从那时起,他便再也没有停止过财富的积累。 ?? 甄逸:“我们甄家的财力,远远不如他,所以,我们一定要与此人联姻。” ? 刘宏:“卧槽,这小子的身家,居然超过了国库?” ? 王允道:"我愿意把貂蝉送给你,请你出手帮助
修仙 连载 55万字